你手上的現金夠養活自己幾個月?
豐采網了解到,有數據顯示,很多企業的現金流支撐不過3個月。
為什么會這樣?
這是因為很多企業的變動成本占比太低,固定成本占比太高。
什么是變動成本?什么又是固定成本?
固定成本,就是不管有沒有收入,你每個月都必須要支出的成本。比如房租,比如員工工資。
變動成本,就是隨著收入變化而變化的成本。比如進貨,比如銷售傭金。比如廣告費。
當你沒有銷售的時候,你就不會進貨,也不用支付銷售傭金了。
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加在一起,就是你企業經營的所有成本。
在經濟正常發展的時候,你可能并不會覺得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有什么區別。
反正都是成本,只要收入大于總成本,就能夠賺到錢。
可是,一旦遇到突發狀況,收入突然停止的時候,你就會意識到,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有著巨大的差異。
1.公司的成本
沒有了收入,變動成本就幾乎沒有了,但固定成本是一直在的。固定成本如果占比太高,你的公司就很容易死掉。
百度愛采購以在疫情中受到巨大影響的餐飲行業為例。餐飲行業的成本結構大概是這樣:
工資成本占30%;菜品成本占30%;租金成本占20%;毛利占20%。
當然,每家餐廳根據菜品種類的不同,是高端還是低端,做火鍋還是炒菜,成本結構會有很大差別,在這里,我們取的是大概的約數。
工資30%,菜品30%,租金20%,加起來所有成本占80%。
這個占比的基數,是餐廳每個月的收入。也就是說,一個月收入的80%,都是成本。
可是,一家餐廳每個月的收入不是固定的,有的時候高,有的時候低。
當餐廳收入比較穩定的時候,這個比率就會相對穩定。而餐廳收入不穩定的時候,這個比率其實就毫無意義了。
所以,我們說30、30、20的成本結構,指的是餐廳收入比較穩定的時候。
那這些成本結構中,哪些是固定成本,哪些是變動成本呢?
首先,工資是固定成本。
不管你有沒有收入,只要你沒有倒閉或者裁員,員工的工資你都得付。
那租金呢?
租金也是固定成本。
只要房東沒有給你免租或者減租,這20%就是你每個月必須的支出。
那菜品呢?
菜品是變動成本。
春節期間你可能儲備了一些菜,但因為疫情無法營業,接下來你就不會進菜,這筆成本就不用支出了。
所以,在三大成本中,工資、租金,都是固定成本,加起來總共占比50%。
而毛利占比20%。
這意味著什么?
這意味著,只要一個月沒有收入,恢復正常之后,你必須花2個半月才能把這一個月的固定開支賺回來。
兩個月沒有收入,你就要花5個月才能把這些固定開支賺回來。
可是,生意恢復正常還需要一定時間,少則幾個月,多則半年一年。
在這種情況下,可能今年一整年,你都是白干的。
因為固定成本的占比太高,所以在疫情之下,6成企業的現金流都支撐不過3個月。
2.成本的轉變
那怎么辦?怎么才能降低固定成本的占比,這樣就算有了突發情況,還可以多撐幾個月?
你可以把固定成本轉變為變動成本。
怎么轉變?
以占比20%的房租為例。一家線下餐廳想要生意好,就要把餐廳盡量開在人流量大的地段,比如寫字樓,比如商場。
越是流量大的地方,房租成本就會越高。房租,是用來買流量的。房租的本質,其實就是流量成本。
只不過在線下開餐廳,我們付流量成本時,是以一種買斷風險的方式。這一個月中間,有的時間可能有人來,有的時間可能沒人來。
但不管有沒有人來,我們都把風險給買斷了,每個月都要付固定的流量成本。
現在,因為疫情沒人來了,我們就實實在在遇到了風險。
那能不能換一種方法,用變動成本的方式,來付流量成本呢?可不可以有人來我再付流量成本,沒人來我就不付了呢?
可以。你可以繼續做寫字樓人群的生意,但是不把餐廳開在寫字樓里。
那開在哪?
把餐廳開在離寫字樓3公里之內,一個很深的小巷子里,甚至開在10樓、20樓。因為幾乎沒有人流,租金就會非常便宜。同時,縮小餐廳的面積。
過去,你開一家餐廳,1/3的面積是廚房,2/3的面積是大堂。現在,你可以把這2/3的面積砍掉,只留一間廚房。租金又少了2/3。
這時,你的房租成本就會大大降低,甚至會從原來的20%降為2%。
可是,沒有了人流,生意從哪里來呢?
線上。你可以跟美團等外賣平臺合作,美團給你帶流量,會向你收流量費。流量費大概是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二十幾,我們取個中間數算20%。
這個時候,你的流量成本(22%)跟之前的房租成本(20%),其實是差不多的。
咦,那不還是一樣的嗎?
太不一樣了。這個時候,你已經把固定成本變成了變動成本。當你遇到突發情況,沒有收入的時候,這20%的流量費用就不用付了。
你只需要支付什么?
30%的員工工資+2%的房租。這意味著,在過去,沒有了收入,你的現金流可以活3個月。而現在,你可以活5個月了。
在過去,一個月沒有收入,恢復正常后,你必須花2個半月才能把花出去的固定成本賺回來。
而現在,你只需要花1個半月就可以了。當固定成本占比比較低的時候,你的靈活度和安全性就會大大增加。
這就像,如果你是一個很胖的人,跑步時被絆一下,會很難維持平衡,幾乎只能摔倒。
但是,當你瘦下來之后,同樣被絆,就會更加靈活。你可能會踉蹌幾步,但最后還是能站得住。
3.人工成本
房租可以變為變動成本,那員工工資可不可以呢?餐廳為春節備了很多菜,但是因為疫情沒人吃飯,眼看就要浪費了。怎么辦?
一些餐廳想了個辦法:把這些菜做成半成品,甚至連調味包都準備好,賣給周圍居民。發現居然賣得還不錯。
這就給了一些餐廳啟示:我們可不可以長久去做這個生意?
理論上來看,誰最適合賣半成品菜?是超市嗎?
可是,超市的供給也來自于工廠。更適合賣半成品菜的,也許是小區附近的餐廳。
為什么?
因為餐廳本來就需要把買來的食材,洗干凈切好之后,變成一份一份的半成品。餐廳一般只有兩個高峰期,午飯和晚飯。上午和下午時段,幾乎沒有客流。
那備菜的時候,如果員工正好有空閑,能不能順便多備幾十份呢?
這樣周圍居民下班回家的時候,正好可以順便拿走,或者通過外賣平臺配送。因為餐廳就在小區附近,居民會很有信任感,有問題可以直接上門,很方便。
這個時候,就相當于我們把“空閑出來的人工成本”,利用起來了。這部分“空閑出來的人工成本”,就變成了變動成本。
為什么這部分人工成本是變動成本?
因為不忙的時候,你就做半成品的生意,同時支付這部分人工成本。而如果餐廳很忙,你就不做這個生意,也就不用支付這部分人工成本。
這時,在線下餐廳或者線上餐廳的基礎之上,你就增加了一個完全沒有固定成本的生意。你的靈活度和安全性又大大增加。
這就相當于,你又做了一次瘦身。這個時候你被絆一下,就不會再踉踉蹌蹌。你甚至可以在空中做個360度轉體,然后穩穩落地。
4.做好成本管理
據愛采購競價推廣獲悉,在21年前,雷軍做金山軟件的時候,面臨過一次現金流危機,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。自那之后,雷軍非常重視現金流的問題。
他說:你要先搞清楚公司有多少人,每個月需要付多少工資,交多少房租、水電費,這些是固定成本。
差可以不出,廣告可以不打,設備可以租用,因為這些都是變動成本。
變動成本是你緊急的時候可以不花的,但固定成本是你一定要給的。
把你的固定成本算出來后,用目前賬上的現金除一下,要是沒有18個月,你就真心應該睡不著覺。
千萬不要把固定成本定得很高。你可以在很多地方花很多錢,但是是在變動的成本上。而在固定成本上要越緊越好。
小米創辦這么多年來,辦公室一直非常簡陋。為什么?
因為它屬于固定成本。我們14000人的辦公室,十幾萬平米,每多一毛錢對我來說都是巨大的成本。所以,一定要管理好你的固定成本。賬上存有18個月的現金,遇到危機時,你才能比較從容。
成年人,該怎么辦?
以上,是關于企業成本和現金流的。那么,我們成年人開支也很大,也是需要有良好穩定的收入(現金流)的,該怎么辦?
百度愛采購競價推廣平臺認為,成年人的安全感,都是錢給的,而真正的安全感,永遠來源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。
你始終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有選擇權的位置上,這個很重要。
如果突然有一天,這家公司沒了,你就算拿了很多的錢,但你想過沒有,你能去哪里?
你今天如果創業,突然之間融資到不了賬,現金流面臨斷裂危機,你立刻可以干什么?
要始終把自己放到有選擇權的位置上。
所以核心不是這家公司對你好還是壞,而是如果有一天這家公司踢了你,或者你踢了公司,你能去哪里?
人們每天融入地鐵洶涌的人潮,義無反顧的選擇工作,是因為不怕疫情嗎?真的是為了錢,連命都不要了嗎?
大概率是因為沒有辦法,沒有選擇權。房貸要還,車貸要還,孩子要讀書,老人要贍養,員工要發工資,房租要交錢……
生活的每一項成本都需要錢,沒有錢,根本就沒有資格選。成年人的安全感,都是錢給的。而真正的安全感,永遠來源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。
那怎么去建立選擇權呢?
第一,勤奮,愿下笨功夫。
《超級演說家》第二季總冠軍劉媛媛分享過這么一件事:一個普通阿姨是怎么擁有選擇權的?
自己因為工作特別忙,每天點外賣,對身體特別不好。朋友聽說之后,就推薦了一個她覺得特別好的阿姨。媛媛就嘗試和阿姨合作了一些日子,感覺非常棒。
首先,阿姨效率特別高。干活比別人快很多,不磨蹭,一個小時能干2個小時的活,都是跑著干的。
其次,經常超預期滿足你的期待。交代一件事,她能干三件事。說辛苦阿姨幫忙把早餐做了,她可以把衣服洗了,順便把地板拖得干干凈凈,地面一點灰塵都沒有。
最后,阿姨人品特別好。讓她幫忙用家里的食材做宮保雞丁,阿姨發現家里沒有花生了,結果她自己花了15塊錢,去買了一袋,都沒有告訴媛媛,后來發現了給她錢她才要。
媛媛覺得特別感動,她覺得阿姨不是斤斤計較的人,就決定一定要用她。
結果阿姨說,她只有早上6點鐘有時間,其它時間段全部約滿。
她想商量和阿姨說,能不能到家里來做全職。
阿姨說不行,因為她的客戶都是老客戶,都是服務了3~10年的客戶,她月收入也已經過萬了。
愿意下笨功夫,做事漂亮,做人靠譜,不斤斤計較,因為她的努力,為自己建立了有尊嚴的選擇權。
不是客戶選她,而是她選客戶。
很多時候,大家都挺怕付出的,覺得我多付出一點,會不會被別人說傻,別人一個小時干一個活,你一個小時做三個活,不是特傻嗎?
但很多時候,正是因為聰明人愿意下笨功夫,執著這種傻勁,才換來了回報。
世界上最可怕的兩個詞,一個叫執著,一個叫認真。認真的人改變自己,執著的人改變命運。
第二,選擇一家有潛力的公司,伴隨其成長。
30歲之前,最重要的選擇原則其實就15個字:跟對人,做對事,拼對命,攢經驗,廣積累。
進入家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,做一件可以持續積累的事,一個可以持續學習到新東西的職業和崗位。把自己變成一個稀缺的人才,把自己變得足夠值錢。
那怎么選擇一家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呢?
有一條極其重要的判斷原則:社會價值。比如:某公司的愿景是幫助3億國人養成閱讀習慣;再比如:某公司的愿景是讓1億人財商及格。
一家公司商業模式創造的社會價值大小,決定了其是否具備發展潛力。
第三,完成個人品牌構建。
30歲以后,人的體能會開始下降,很難再靠努力成為核心競爭力。只能通過經驗勝過年輕人、通過才干和資源勝過同齡人、通過聚焦來勝過更強者。
這時,再漫無目的地頻繁跳槽,沒有在一個方向之上形成可持續性積累,可疊加式的進步,將會非常危險。
最大的不利,就是你的專業知識,永遠在低層次徘徊,無法提升有價值的稀缺能力,而這又會影響你職位的晉升與薪水的增長。
給自己一個專業定位,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,會為你以后的職業發展增加更多有價值的籌碼。
如何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?三步:了解,信任,偏好。
第一,了解。有人說,我想把自己打造成中國的XXX。做100場活動,讓更多人知道我,成為IP。然后,就可以做更多事情。
不是先成為IP,然后再做事情,而是你一定要先做事情,有了“作品”,才能成為IP。很多演電影的演員,其實是不大看得起總是參加綜藝節目、但就是不拍電影的演員的。
為什么?
因為參加綜藝節目,留不下“作品”。一個演員,是因為作品,而成為IP,而被大家了解。
第二,信任。比如作為咨詢公司,劉潤為咨詢、培訓客戶提供服務。那服務好壞的標準是什么?
他的標準是:因為這次的服務,下一次不管你出什么產品、什么服務、賣多少錢,客戶連內容都不看,閉著眼睛買。因為客戶相信,不管是什么,多少錢,你都能讓他得到的,遠超他付出的。
這就是信任。一旦讓用戶被人嘲笑傻,覺得不值,開始比較,你的信任就遇到了危機。建立信任,慢慢來,比較快。
第三,偏好。個人品牌的建設路徑,走到最后,就是一句話:始于顏值,陷于才華,忠于人品。一開始,覺得這人挺有意思。然后,喲,原來挺有才華。最后,真不錯,值得追隨。
對價值觀的共鳴,人品的認可,而產生的偏好,是個人品牌最終的歸宿。
第四,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。
每一個行業的優秀人才,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。比如商業評論網、虎嗅網等等,都是相關人才聚集的地方。
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的瑣碎事情,把你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,更遠一些。在屬于你的專業圈子里,在某一個領域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干貨,可以幫助你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行業影響力。
你通過學習、培訓等方式,得到的知識,終究是別人的,不是你自己的。只有你將學來的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,形成自己的心法,這些知識才會真正屬于你。
第五,學習管理。
有些人不想做管理,當然沒問題,你可以努力成為專家技術性人才。
但學習管理,從另一方面來說,是培養自己大局思維的途徑。學會從更宏觀和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能在一定程度上,中和技術型人才過于糾細節的弊端。
但是如果你只考慮到自己的本職工作,那你的替代性是很高的。一定要超越你的職位,要有開放的心態,避免職位給你帶來的思維上的短板。
3.只有你自己能給自己安全感
在之前,有條新聞刷了屏:撤銷收費站,遭到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。
工作人員說道:我今年36了,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,我現在啥也不會,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。
36歲了,除了收費什么都不會。把安全感作為目標,是得不到安全感的。把穩定作為目標,是得不到穩定的。
安全感是能力的副產品。
你要相信,再小的事情,都一定能從中學到點什么。不要在意薪水的高低,不要糾結事情的難易,這些都不重要。
最重要的是,從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,學到最多的東西。總有一天,你做過的那些看似沒有用途的事情,會在生命的某一時刻連接在一起,形成一條價值線。
這條價值線會指引你,走向你想要的生活。只有不斷確保自身對別人有不可或缺的價值,擁有一條價值線,才真的安全。
只有你自己能給自己安全感。
最后的話
公司的規則,乃至整個商業世界的規則,就是價值交換。
有價值的稀缺能力,是你降妖除魔的屠龍刀,也是你刀槍不入的軟猬甲。
疫情肆虐時,有一段話說的特別好:
在同一輛巴士上,有人會被病毒傳染,有人平安無事,這是身體免疫力。
同樣的封城隔離,有人一年吃喝不愁,有人一星期就拮據,這是財務免疫力。
一樣的災難,有人陽光積極向上,有人怨天尤人,甚至仇視他人,這是心理免疫力。
同樣呆在家里,有人在讀書,學技能,運動,直播開會;也有人睡覺、看電視、玩游戲,這是價值免疫力。
這場天災,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,對所有人的身體、閱歷、認知、人性、良知、勇氣、思想、靈魂、價值觀等,都是一場赤裸裸的篩選……
要戰勝意外與不幸,我們最重要的是提升所有免疫力,提升有價值的稀缺能力。
成年人的安全感,都是錢給的。
加油!